Search

得知盧凱彤離世的那刻,我正在越南河內的咖啡店,當時才剛坐下,一打開手機,就看到這則噩耗。
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得知盧凱彤離世的那刻,我正在越南河內的咖啡店,當時才剛坐下,一打開手機,就看到這則噩耗。

幾天後回到香港,有一位朋友(也是當時的鄰居)説他這幾天都很失落,睡不好,對於當時正飽受情緒問題困擾的他來說,盧凱彤的歌聲與故事陪伴他走過好多黑暗的日子,他以為她好起來了,他也會慢慢好起來,沒想到,她突然走了。

盧凱彤也是我們的鄰居,他曾經在茶餐廳碰見在祥興茶餐廳吃早餐的她,他形容她非常親切、溫暖,但不想打擾她,所以只簡單打了個招呼,說到這裡,傷心的他臉上終於浮現一絲笑意。

At17是我小時候聽的歌,盧凱彤的個人作品則是長大了能明白當中的意義,昨天在回家的路上,Spotify隨機播放著她的Song 2 cover,地鐵很吵,但我沿著她的吉他聲,似乎就能感受到那場演唱會的氣息,現場每個人的屏息靜氣,聽著她清澈、嘹亮卻帶著那麼點神秘感的聲音,演唱著這首Blur的經典。

現場只有一盞射燈用溫柔的光線打在她身上,她與她最愛的吉他站在舞台的中央,每一個人的目光同樣打在她身上,而她的目光呢?她似乎閉起雙眼,停留在自己的音樂世界。

「光」一直是她作品探索的主題之一,她總是很努力地告訴我們,無論在多黑暗的日子,光依然透得進來。

很可惜她走了,然而每次聽見她的歌聲,我彷彿就能看到她那雙大大的、真誠的、閃閃發光的雙眼,聽到她那來自靈魂深處的歌聲,對我來說,那就是光的所在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筆者為香港九十後女生,藝術工作者,副業為散文作者及電影部落客,於2018年4月開始了這個專頁,以電影、音樂、文學記錄曾經的故人、故事。 電影源於生活。 歡迎合作邀約。
View all posts